168. 专题:亡国之君2 始皇:李渊当什么皇……(2 / 2)

但他不干这个问题也不大,直接原地退位捧老二上去当领头人说不定能做得更好。

始皇左看右看感觉不是很需要自己,他穿李渊的话,唯一能替李世民做的就是不去折腾李渊那些骚操作。

当个安静的吉祥物就挺好。

奈何始皇闲不住。

始皇自己是不懂打仗的,不过给他几个将军辅助坐镇大后方没什么问题。

他还在思考怎么和李世民说以后他不去前线了,李世民自己先过来了。

李世民上来就说他打算兵贵神速,直接挟胜速取长安。而另有一方认为应该“先克河东,然后西上”。

历史上李渊选择双管齐下,综合了两种意见。

换成始皇

始皇看看提议前者的李世民,这人据说军事能力排在华夏前三。再看看提议后者的裴寂,不认识,这谁

始皇果断接受了李世民的建议。

外行坚决不指导内行,打仗的事情他听李世民的。

反正就算出问题了,李世民肯定也能力挽狂澜,不用他操心。

始皇的心态就是过来瞧瞧热闹。

左右是个游戏世界,玩崩了也不要紧。而且被玩崩的是大唐又不是他的大秦,他没给李世民捣乱就不错了。

不过考虑到李世民还在打仗,抽不出空来管事,始皇还是稍微搭了把手。

打仗他不行,坐镇后方统筹全局他还是可以的。当初灭六国的时候他都干顺手了,隋末这局面小意思。

灭六国还需要他帮着想办法内部瓦解敌人,因为赵国是真的很难正面灭掉。但是隋末不一样,隋末的都可以打,随便打。

始皇翻遍记载,发现暂时打不过的可能就一个突厥。

很好,那就去找突厥玩玩。

于是李世民和平阳昭公主在前头打仗,始皇在后头处理政务的闲暇之余挑拨挑拨突厥。

未来威胁大唐的是东突厥,既然有个东突厥,那肯定还有个西突厥。

东突厥打大唐是觊觎富饶的中原土地,但,谁说只有大唐有油水西突厥把控丝绸之路,也是个肥羊啊。

始皇回去思索怎么挑拨突厥内斗了。

别的都是虚的,得让东突厥觉得自己打不过中原,来中原捞好处不如去找西突厥干架。

好在东突厥是数年后才受了王世充等人的蛊惑,起了心思打唐朝的。

当时李渊因为没有平定内地,就选择赠与东突厥一些财物安抚对方。结果反而让东突厥贪得无厌,觉得大唐好欺负。

武德四年的时候,突厥和大唐在北边时战时和。没有给突厥足够的压力,让他们觉得自己打不过大唐。

当时李世民在和窦建德打。

平阳昭公主在坐镇大后方。

始皇在想,能不能抽一个出去收拾东突厥。

平定内部事关重大,拖延不得,必须尽快搞定所有反对势力。那么让平阳昭公主去前头打突厥,试试看她能不能打赢。

应该问题不大。

公主不在的时候大唐都没输,没道理她去了反而情况更糟糕。

更何况六月份李世民就搞定窦建德了,之后一直到十二月,窦建德的旧将刘黑闼举兵造反,李世民才重新出征。

中间门这六个月李世民在干什么呢

李世民在研读经史子集,开文学馆接待四方学士。

你敢相信李世民是真心想做这个的吗北边东突厥在和大唐打仗啊内部也不算安稳,只是没有非常大的起义势力而已

始皇揉了揉太阳穴。

作为一个卷王,始皇有点看不得人才清闲下来。但是李渊显然没这个毛病,所以他很乐意功高震主的儿子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看书。

始皇觉得这就是浪费人才,李渊这种家伙当什么皇帝修长城去吧

说起修长城,始皇更生气了。

隋朝还是有修过长城的,但是后头起义频发的时候,明显长城没起到太多作用,不然能让东突厥那么猖狂

晋朝内斗没防住胡人偷家,你李渊教训没吸取到是吧宁愿把儿子放着看书也不让他去打突厥,非得等到突厥打到都城外了才让儿子出去交涉。

别的王朝末年是看末代皇帝的骚操作生气,隋朝末年是隋炀帝和李渊一起搞事情。

因为放任东突厥没管,后来李世民大破刘黑闼之后,刘黑闼跑去投奔突厥了。短短三个月,刘黑闼借着东突厥的帮忙重新举兵,继续和大唐作对。

与此同时,河北诸州也重新开始叛乱。

当初大破刘黑闼后,李世民就去讨伐徐圆朗了。因为刘黑闼败了之后,河北就平定了。等他再把徐圆朗搞定,国内所有州郡便能彻底平定。

局面一片大好,李世民也确实做到了平定天下。

结果六月份刘黑闼重新造反,带着河北也重新脱离掌控。

始皇

刚打服所有反叛势力,李世民才调头离开没三个月,河北又又又脱离掌控了。

李渊,不愧是你。

但是李渊完全没觉得自己的决策有问题,证据就是他没把李世民重新派过去打刘黑闼。

十月份他给李世民加授了个“十二卫大将军”,就丢到一边去了。

十一月份,他让李元吉去打刘黑闼,李元吉逗留不前。于是换成李建成过去,总算在次年二月搞定了刘黑闼这个秋后蚂蚱。

至于李世民那边呢

下一次他出场就是两年后,东突厥来犯,李渊让他过去谈判。

合着东突厥不打过来,你李渊还不准备让战神儿子出场了

对了,武德五年三月就被李世民平定的河北后来是什么时候重新归顺的是武德七年起义军首领被自己的部下杀死之后,对方自己投降大唐了。

也就是说,李建成干掉了刘黑闼后河北还在反叛,蹦跶了足足两年。

始皇越看越头疼。

明明是可以一口气彻底解决的问题,他们拖了两三年,给敌人反复横跳的机会。

废物就不要当皇帝了,天天担心功高震主不累吗不如早点去地府,这样就不用提心吊胆了。

始皇原以为自己没什么能做的,李世民一个人就可以做的很好。现在他发现,不,他还是很重要的,这不就帮李世民去掉了一个拖后腿的老爹吗

一个李渊顶得上十个敌方首领。

大唐没一世而亡真是全靠李世民的硬实力。

从隋末副本出来之后,始皇觉得自己今天一天生的气够平时一整年了。

毕竟大秦众人这两年越发乖顺,已经不会再惹他生气了。

始皇也总算理解了为什么朱元璋非要把李渊踢出太庙,李渊这家伙也就比朱允炆好那么一点吧。

幸好酷刑已经结束了,他不用再看李渊还干了什么。

受到精神冲击的显然不止始皇一个。

不少武将都兴致勃勃地选择了扮演李世民,然后全程打两个月仗、被关在家里看一整年书。

没有新的、打不过的敌人出现,绝对不让他们重新上战场。

韩信这个暴脾气,当时就造反了。

什么等到玄武门之变等你大爷的

攻下长安之后韩信就直接反了,正好他的部下柴绍是平阳昭公主的丈夫,要说服平阳跟自己一起反了亲爹太容易了。

李渊前脚让女儿坐镇后方,透露出以后不打算给女儿展现自我能力的意思,后脚韩信就把这个姐妹拉入了伙。

韩信我会不会当皇帝是一回事,反正我只是来打仗的,能干掉李渊平定天下就算我赢了。

后头皇帝要是当得不好,直接退出副本就行。反正他批的是李世民的皮,要丢也是丢李世民的人。

从副本出来之后,韩信就决定了

“下次混排最好让我碰到李渊,我要亲自揍他。”

揍假的李渊没意思,要揍就揍真人。

混排碰到的李渊不知道是什么时期的,但八成是已经折腾过李世民的了,揍他没商量。

戌狗教授喝了口茶,幸灾乐祸地说道

消消气,消消气。李渊这个不算什么,毕竟大唐又没被他玩完。接下来是李隆基,体验过这个再生气也不迟。

然后戌狗教授他没开放李隆基的扮演权,他开放的是被李隆基坑过的几位将领。

比如死守潼关的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本来老老实实守关就行了,李隆基觉得不行,把他们斩了。

再比如被派去接手潼关的哥舒翰,也觉得老老实实守关不出可以。但是李隆基还是觉得不行,逼他出战,放弃潼关这个天险,导致潼关失守。

还有什么死守睢阳十个月的张巡,死守安西几十年的白发老兵郭昕。后者是德宗开始的锅,但是源头还是安史之乱。

一群武将险些没被整抑郁。

他们从来没有哪一天像现在这么明悟顶头上司是个正常人有多么珍贵

他们都不要求皇帝是个好皇帝了,只要对方是个正常人就行了。要求已经这么低了,不能还有人比这更糟糕的吧

戌狗教授

有的,一会儿就让你们体验一下当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宋钦宗和宋高宗手底下武将的滋味。

所有人

赵匡胤

宋朝的皇帝,上榜数量是不是稍微多了亿点点

大部分武将不解

“徽钦二帝干了什么我们知道,赵构怎么折腾岳飞的我们也知道。但是这个宋太宗和宋真宗,居然也有骚操作吗”

大家苦思冥想,想起来了。

宋真宗这个稍微好一点,就是打仗之前非要撤退,被人逼着才肯继续打,最后打赢了反而赔款纳贡。

众人这叫什么稍微好一点哪里好了

但是宋太宗,宋太宗应该只是自己骑驴车丢下战士逃跑吧

怀揣着这样美好的期待,大家进入了游戏。

李信充满信心地穿成了李继隆,正对上辽国三路大军南下,应战雁门。

李信心说辽国不知道有没有匈奴厉害,打打再说。

他跃跃欲试地向自己的上峰、名将潘美请示想要主动出击,利用他最擅长的奇兵奔袭,给辽军一点颜色瞧瞧。

然后潘美拦住了他

“不可,陛下有令,将从中御。且我等需按照阵图行事,不得私自更改。”

李信愿闻其详

“将从中御是什么东西”

潘美“将从中御就是一切军事行动必须听陛下指挥,我等不能随意下决策,要先报给陛下定夺。”

李信

“等一下,我大宋的都城不是在开封吗”

开封在河南,距离山西的雁门关还挺远的。这一来一回的传讯,也太耽误工夫了吧

李信深吸一口气,继续问道

“那阵图又是什么”

潘美“阵图则是陛下亲自拟定的军士列队方阵,我们须得按照阵图站立。”

李信

这不就是活靶子你站立的布局不让随便更换,别人破解之后分分钟针对死了你的弱点好不好

打仗哪有这样的战机稍纵即逝,什么都听后方皇帝的定夺,那还打个屁

潘美也很无奈

“先这么打吧,等小败一两场,我们便可自行发挥了。这样陛下问起来也好交代,总不好直接抗命不尊。”

打个仗还得先糊弄皇帝,李信心说宋太宗也不像是不会打仗的人啊。他之前率兵亲征也是打赢过几回的,并不是只会逃跑。

结果这人到底怎么想的啊,为什么会搞出这些离谱的规定

李隆基那个不让守将死守潼关他还能理解,可能是担心守将在消极怠工。也可能是觉得一直守着没用,更想看到将军直接打退敌军。

类似的操作从战国开始就屡见不鲜了,他李隆基不是天底下第一个。

但是阵图这个,是真的非常特立独行。没见过,真没见过。

大概只有真情实感地相信郭京可以施展六甲法的宋钦宗,能够比他还炸裂了。

什么只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布阵就可以击退敌军啦,见势不妙借口下去做法结果打开城门自己溜走啦,留下一个城门大开的京城给金兵啦。

郭京也是个能人。

李信痛苦地打完了这一场大宋的战役,然后飞快溜了。他受不了,真的受不了,他不想再体会第二遍宋太宗的英明决策了。

李信能跟着始皇帝陛下是我祖上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这么个既不会对武将指手画脚、也不会因为武将固守不出就心生怀疑、要几十万大军就给几十万大军、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打完仗还不忌惮你军功、该给的封赏一个不克扣的皇帝,华夏五千年就这一个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