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台风过境持续了一天一夜, 直到副本的最后一天中午,风力才终于减小,雨势也不像之前那么大了。
孩子们在山洞内部闷了许久, 总算可以换上雨衣去洞口玩一会儿。
小朱棣有点遗憾, 错过了上天的机会。
因为昨天风力突然加强,大家也没做好太充足的准备,所以山洞里是没有肉食储备的。这一天一夜大家吃的都是压缩干粮和物资背包里的东西,某几个无肉不欢的家伙就被馋坏了。
于是好几个武将相约着一起出门打猎,摩拳擦掌准备多弄点猎物回来。
之前下大雨众人都没乱跑, 每天都是在附近抓抓猎物。现在雨小了,附近的猎物也少了,他们倒是走远了一些。
然后就碰见了狼狈的刘邦。
刘邦待在小山洞里倒是没被风卷走, 但是那雨水被风裹挟着哗啦啦地往洞里灌。
类似瀑布带起的那种水雾,就差没把小山洞变成水帘洞了。刘邦在里头裹着急救毯艰难度日,吃了三顿湿哒哒的干粮。
压缩干粮撕开没一会儿就被水雾浸润得潮乎乎的, 本来就难吃, 这下更加难以下咽了。
可以说这一天下来, 刘邦遭了老罪了。
外出打猎的众人碰见他的时候, 他正在哆哆嗦嗦地生火,身上差不多已经湿透了。
韩信远远看见刘邦, 赶紧溜了。
“你们过去吧, 我就不过去了, 别跟他说我来过。”
毕竟打了几天牌的交情, 同行的尉迟敬德非常仗义地拍着胸脯保证不会出卖他。
等韩信跑远了, 他才慢悠悠走过去。
尉迟敬德问道
“你是刘邦吗”
淋湿的树枝本就难以点燃,钻木取火就更困难了。刘邦正钻得费劲呢,听了这明知故问的话, 感觉火气噌地就冒上来了。
废话你们其他人都凑在一起,全副本就剩他一个人流离在外,现在装模作样问什么呢
刘邦扭头瞪向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回以一个爽朗热心的笑容
“是不是点不着火哎呀,看你冻的,来来来,我帮你点。”
说着从刘邦手里拿过东西,开始钻木取火。
有了尉迟敬德的帮忙,刘邦终于能烤火暖暖身子了。他被冻到哆嗦的手慢慢回温,看尉迟敬德的眼神也和善了不少。
结果这家伙跟他说
“我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接纳你去大山洞是不可能的。反正副本也快结束了,你再忍忍吧。”
刘邦
尉迟敬德说完就摆摆手离开了,丝毫没有留恋,可见说的是真心话。
这可把刘邦给气坏了。
既然副本很快就要结束了,那他必得过去问清楚刘启刘彻这俩家伙是谁的种,错过这个村下次不一定还有这个店了。
刘邦都顾不得继续烤火取暖,沉着脸跟上了尉迟敬德。
但尉迟敬德是去打猎的,猎物还没打到,不会那么早回去。而且对方可不是普通人,被跟踪哪里会发现不了
所以刘邦没一会儿就被甩开了。
失去目标行踪的刘邦不得不回到山洞继续烤火,思考该怎么找到大山洞。
没等他思考出个所以然来,山洞外又来了一个人。
这次来的是卫青,他拎了只猎物过来,是受刘启所托前来慰问刘邦的。
出发之前刘启想着那好歹也是他祖父,不好真的不管不顾。虽然不打算把人弄到大山洞这边来一起住,但是慰问一下还是可以的。
于是刘启让卫青过来看一眼刘邦还活着没。
刘邦看着那只猎物,只觉得刘启这小子是在装腔作势。他要是真在意老祖宗,之前六天能当他刘邦不存在
现在知道做戏假装孝子贤孙了。
心里这么吐槽着,倒不妨碍刘邦收下猎物。他确实饿了,之前也没逮到猎物,完全不打算矫情地推拒。
而且刘邦看这个自称卫青的家伙应该是臣子,不像那几个刘家儿孙那么嚣张。眼珠子一转,就干脆支使卫青给自己干活。
刘邦大爷似的坐在火堆前光动嘴不动手
“朕没力气了,你帮朕把它烤了吧。”
卫青果然好脾气地答应下来
“是,微臣领命。”
大山洞那边,武帝刘彻左等右等没等到卫青回来,眉头皱成了个“川”字。
不应当啊,副本里已经没什么危险了,仲卿怎么还在外头
刘启这才想起来自己忘了跟儿子说
“我让卫青去看看高祖了。”
刘彻顿时不乐意了
“看他干什么他又死不了。”
刘启这话心里想想就行了,你小子怎么什么都往外说
武帝刘彻又道
“你不该让卫青去的,卫青脾气太软,肯定被高祖扣下来当苦力了。”
想到这个刘彻心情就更差劲了,就算是高祖也不能擅自压榨他的大将军。
说着刘彻就要出找人。
就在这个时候,卫青回来了。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身后还跟了个洋洋得意的刘邦。
很显然,刘邦又仗着身份勒令卫青给他带路了。
刘彻恨铁不成钢,把卫青拉到角落
“你搭理他干什么”
卫青十分无奈
“高祖都开了口,我总不好拒绝。”
刘彻轻哼
“下次你别和他废话,他张嘴说话你就跑,假装没听见。”
这次是他的失误,忘了提前叮嘱仲卿。不过也就这一次了,以后绝不给高祖钻到空子。
比起刘彻,吕雉显然对刘邦的到来更不高兴。
吕雉没好气地问道
“你来干什么真以为我们不敢打你”
刘邦赶紧后退几步
“我可不是来找你的,我来问我儿孙一个问题,问完就走。”
看他这样,吕雉懂了
“你想知道刘启和刘彻是谁的子孙”
刘邦点头。
吕雉“不告诉你。”
刘邦
吕雉“你自己猜去吧。”
说完吕雉转身就走,没再多看刘邦一眼。
刘邦不信邪,决定亲自去问刘启父子。结果根本就没找到人,眨眼功夫他们都不见了。
卫青已经吃过刘邦的亏了,刘彻几人当然不会再在同一个坑里栽进去。趁着他和吕雉交谈的空隙,几个老刘家的人全跑了。
只要刘邦没逮住他们,他们就不用回答刘邦的问题。
对方摆明了要打击报复,傻子才说真话。但是这种事情又不好说谎,所以最佳方案就直接溜。
刘邦被他们给气笑了,干脆决定守在山洞门口。
他就不信了,这群家伙能一直不回来。
结果他们还真能。
因为卫青回来得晚,其他人早就吃过午餐了。既然吃过了午饭,那么至少在晚饭之前,他们都不用着急回来了。
一行人干脆出去踏青,在小雨的环境下逛逛海岛也算是个新奇的体验。
他们直到晚饭都没回来,让刘邦白等一下午。
傍晚的时候大山洞里其他人开始做饭,显然没有刘邦的份。
因为这是最后一餐了,大家把老幼物资包里的所有食物都拿了出来,准备全部吃掉。结果就是刘邦闻到了各种诱人的食物香味,却也只能闻闻,没有吃的机会。
刘邦终于知道,这群人为什么少拿了物资包也不着急。
他意外地问道
“你们怎么有其他的物资包”
结果其他人也很意外
“你没有这个物资包吗”
刘邦“啥意思”
李二郎解释道
“老人和未成年都有物资包啊,刚进副本的时候就背在身上的。我看你年纪这么大了,还以为你也有呢,原来你没有啊。”
刘邦什么叫“我看你年纪这么大了”他才五十多而已
小朱棣凑过来
“我知道我知道,六十岁以上和十五岁以下的都有物资包。不过汉高祖,你居然还没到六十吗我以为你快七十了”
刘邦被噎住了。
虽然他长得是老了点,但是没有这么夸张吧这小子是不是故意埋汰他的
哪知小朱棣完全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他一指七十多的嬴稷
“你看那位,他就是七十多,看着和你差不多大。”
嬴稷虽然当过质子,却也没过过太多苦日子。后来还当了五十来年的国君,更是养尊处优,可不就年轻么。
小朱棣又一指永乐大帝
“这个是六十多,瞅着比你年轻。”
老朱家标志性的大圆脸盘子和武将膀大腰圆的体型,乍一看面相和善,同样显得年轻。
总之,刘邦被误解年龄倒也不算冤枉。
一大把年纪才起家争天下的人,早期也就是个日子稍微好过一点的地头蛇,拿什么和出身不错的两人比
刘邦被个小崽子整自闭了。
童言无忌,但是童言才更打击人。
没饭吃还要遭受言语奚落,刘邦摸摸肚子,决定去抓只猎物先解决饥饿问题再说。
结果他人一走,在外头晃悠一下午的汉朝五人组就溜进山洞了。
众人招呼他们
“总算能回来了,你们的那份已经分好了,赶紧吃吧。”
躲出去的不止刘启父子三个外加个卫青,还有韩信。
“再不吃,等下副本结束就吃不到了。这些后世的食物味道真的不错,可惜只能在副本里吃到。”
几人深以为然地点头。
等到刘邦好不容易抓到只猎物打算处理的时候,山洞里的大家已然吃饱喝足。
刘邦回到山洞附近准备借火烤肉时,大山洞的牌局都组起来了。
刘邦一眼看见了人群里的刘启等人。
他丢开猎物大步走过去
“可算让乃公逮到你们了”
刘邦撸起袖子就要逼问什么,然而与此同时所有人眼前一花,被结束的副本给踢了出去。
忙活半天一口肉都没吃到的刘邦
唯一的心理安慰大概是,回到现实中的刘邦他总算知道刘彻几人是谁的后人了。
刘恒啊,他那个显眼的四儿子。
想想刘恒那人后来是个什么德性,他儿子孙子长成这样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刘邦想起来了也没用,因为他还跟着想起来了刘恒、刘启、刘彻都是老刘家优秀子孙这件事。
尤其是刘彻,老刘家最争气的皇帝,打不得又骂不过。
想到上次的“吕彘事件”,刘邦又是眼前一黑。
这次他是好不容易碰见吕彘正主了,奈何忘记了之前的恩怨情仇,没能抓住机会报仇,真是叫人惋惜。
在刘邦扼腕叹息的时候,其他人已经拿着通关视频看得津津有味了。
几位皇帝自己和自己吵架的名场面实在是令人上头,只可惜没看到始皇和自己吵架。
幸好,三个朱棣互坑多多少少弥补了一点这方面的遗憾。
洪武十二年的朱元璋刚从副本里出来,就看到这个。他嘶了一声,后悔自己怎么没跟燕王组队进本。
看视频有什么意思还是近距离围观吵架比较过瘾。
燕王心说别了吧,副本里已经有一个老爹了,再来一个谁受得了啊
他连忙岔开话题
“爹您刚刚去玩什么了通关视频出了没给咱看看呗”
朱元璋也想不起来自己玩了什么,他随便选的。干脆打开个人主页,点开了最上头的那个视频,让儿子们自己看去。
众人定睛一看标题唐扒皮出差记。
大家什么东西
幸好剪辑的视频里进行了旁白讲解,大概介绍了一下故事背景。
朱元璋这次穿进的是西游记的世界,扮演其中唐三藏的角色。
不过他进的不是西游记原著,而是以经典的82版电视剧为蓝本、融合许多西游同人后生成的副本。
剧情场景都还算经典,一些细节上的出入也不影响游戏。
视频开场,是唐僧的袈裟被黑熊精夺走,唐僧正在为此事发愁。
穿进来之后的朱元璋整理记忆时想起了这一茬,脸上的表情就慢慢从烦恼变成了咬牙切齿。
视频及时补上了当事人的内心独白
「老子的袈裟老子那镶金嵌玉的袈裟死贵死贵了随便抠一个宝石下来都能卖上天价的袈裟」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从我老朱手里白白拿走一个子儿妖怪也不行」
所以朱元璋立刻一把拉住旁边的猴儿
“悟空为师的袈裟万万不能丢,此事为师就拜托给你了,一定要把袈裟全须全尾带回来”
一颗宝石都不许少
围观的朱家儿子们
不愧是我爹,果然不肯吃亏。不过大唐的和尚这么富裕的吗连袈裟上都要镶金嵌玉。
燕王抹了把嘴角
“这个袈裟拿来卖给佛门的话,可以卖多少钱国库最近吃紧,要是真有这么个东西就好了。”
朱标提醒他
“就算有,佛门也不一定会买的,而且区区一件袈裟也卖不了多少钱吧”
燕王觉得不对,他们可以造势啊。就说这是从天竺佛国那边搞来的,老金贵了,卖贵点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