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全息:视频观影2 刘邦:有人记得朕才……(1 / 2)

一句改国号把大汉上上下下都炸出来了。

不止大汉, 其他朝代的众人也好奇地竖起了耳朵。秦国国君们翘首以盼,等着看是不是真能改汉为秦。

然后始皇打了他们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朕要改成正汉。于东西之间的正位,乃大汉正统所在。”

众人

被内涵不够正的西汉东汉有话要说。

但是还没等他们说出口, 始皇又开口了

“如果你们觉得正汉拗口,也可以直接称之为大正。”

众人

你这和彻底改了国号有什么区别

汉朝人的吐槽欲再次疯狂上涌, 结果依旧被打断施法。这次是始皇的内心独白无缝衔接上了,没给他们开口的机会。

「朕本名秦正,姓不能加在国号里,那就把名加上。总之朕费心救回来的大汉,不能白白便宜了他们,得留下朕的记号。」

众人

敢情“正”字是这么来的, 后头什么正统之类的,都是你找的借口。

刘彻忍不住翻白眼

“始皇的名字太占便宜了, 他爹可真会起名。”

他刘彻就不好用这一招,不然去大秦起个“彻秦”听着实在是太怪了,“大彻”也不好, 容易联想到“大彻大悟”。

反观大正, 听着就气势磅礴。

输了。

同一时间,刘邦刘秀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刘邦暗忖

“邦秦听着怎么像帮秦呢不行不行,朕吃亏了。倒是大邦还凑合, 一听就国土广阔。”

吕雉凉凉开口

“总比你改名前的季字好,季秦听着像是你努力半天挽救出来的还是个气数将尽的王朝。”

刘邦却被打开了新思路

“这不挺好的朕又不是真想帮他大秦延续国祚,气数将尽就很合适。”

吕雉“是吗始皇给你大汉弄出了传国千年的辉煌未来, 你给人家弄个季秦, 旁人一看就知道你水平不行。”

刘邦

刘邦立刻改口

“算了,朕对去秦朝背景玩不感兴趣。朕是大汉的皇帝,不能帮秦朝对付自己。”

坚决拒绝给别人拉踩自己的机会。

东汉位面。

刘秀和阴丽华嘀嘀咕咕

“你觉得秀秦和大秀怎么样”

阴丽华诚恳地表示

“很秀。”

刘秀

刘秀本来很得意自己的名字起得好的, 但是自从天幕解释了什么叫“秀”之后,他就不怎么得意了。

因为大家最近真的很喜欢叫他“秀儿”。

虽然他们没敢当面喊,但私底下肯定没少这么占他便宜。

现在连皇后都开始拿他打趣了

天幕中,视频已经播放到了改完国号之后的始皇,决定为了他的大正稍微费点功夫,把汉末的弊端都解决了。

众人可以了,我们不想再听到“稍微”“随便”“轻松”这类字眼了。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

但始皇说是“稍微费点功夫”,就真的只是“稍微”。他甚至不愿意为了他的大正加班,而是选择压榨其他人替他加班。

汉末众人一开始还能当热闹看,可等到他们看到游戏里的自己是怎么疯狂加班的时候。

大家

说实在的,跟着主公打天下也很忙,没有旁人以为的那么清闲。

可是偶尔忙一下、平时工作量正常,和每天都忙得团团转,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啊

汉末的大部分谋臣都不用加太多班狂卷的,尤其是那种偶尔出谋划策、平时就在官署里摸鱼的那些。

然而换到始皇手底下,除了部分因为水平不够被丢去闲职的废物,剩下的谁都逃不过巨额工作量的压榨。

始皇朕手下不允许有白领俸禄不干活的臣子。

众人已经想象到那些吃空饷的家伙不会长久了。

白拿钱不干活的人,始皇肯定忍不了。

始皇毕竟也不是什么朱扒皮,不会给一份工资让人打三份工。大方如他,俸禄奖赏加起来一定远超臣子的工作量,所以他更不能忍受有人光拿不干。

于是接下来他们果然看了到始皇找尽借口,把能裁撤的闲职都给裁撤掉了。

光卷臣子还不算,汉室宗亲同样没被放过。

宗亲们含泪送“质子”进京。

送的时候以为自己是送人质过去的。送完听说陛下还真打算挑个继承人,明白自己是想岔了。

结果最后发现,其实送过去的就是质子。

好好一个儿子被送去之后留在始皇身边辛苦加班几十年,最后还没活过始皇、自己先死了。

皇位,没有继承到。公务,处理了一大堆。探亲,不存在的。

几十年下来就没和儿子见过几面,相当于变相被扣留在京城走不了因为活太多了干不完,没空休假。

这和质子有什么区别

可能区别就是质子不用干活,他们的儿子还要受压榨帮皇帝干活吧。

汉室宗亲看得感同身受

“呜呜呜,儿子,你这也太惨了”

现实中的儿子们和爹娘抱头痛哭。

光看视频就感觉自己好像真的辛苦加班几十年,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了那般。

不行,越想越难受。

人群里也有例外

“可以去始皇身边待几十年,实现人生抱负,这也太幸福了吧”

大家回头一看说话的是谁。

北地王刘谌,一个有气节的热血小青年。

他们摇了摇头,用你不懂的语气说道

“你还是太年轻了,不明白加班的痛苦,跟着始皇一起干活没你想的那么好。”

三分钟后。

天幕播放到了刘谌被立为太子,顺利继位成为大正第二任皇帝。

大家

大家收回了刚才的话。

人家北地王哪里是不懂加班的痛苦人家那是得了便宜所以帮忙说好话呢

他的兄弟们酸溜溜,心说怎么就让刘谌这小子继承皇位了

刘谌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也不知道后来继承皇位的是我所以我压根没办法未卜先知帮忙说好话啊

兄弟们那就是你刘谌和始皇一样又卷又恐怖,不是一类人不进一家门,活该你小子继承皇位。

刘谌

天幕的视频并没有在始皇离世之后结束,而是继续往下播放推演的未来。

先是新皇登基后搞出的两个操作。

第一个操作

为大正开国皇帝定下庙号“圣祖”,谥号“正文皇帝”,因为考虑到了对方生前实在是喜欢“正”这个字。

前者本该叫“汉圣祖”才对,但后世因为各种汉太多,不好区分,于是习惯称“正圣祖”。

除此之外,谥号也被后世人玩出了花。

他们发现“正文”这两个字合起来不就是“政”吗于是给了正圣祖一个外号“政帝”。

后世网络热评

「别人用政帝这个外号我都不服,但秦始皇和正圣祖太适配了。理性讨论,正圣祖到底是不是始皇转世他怎么就那么爱大秦呢」

天幕前的观众们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这确实是另类的始皇“转世”。

刘谌的第二个操作则是

活成正圣祖20,自己努力养生,跑去卷臣子和皇子。

虽然他没有大公无私到搞什么从宗室里选继承人,但他学到了一点只要自己活得久,总能挑出优秀且合适的继承人。

儿子被熬死了就挑孙子,说实话孙子还更好挑一些。因为他自己能生的儿子是有限的,但是儿子们却可以生出n倍数量的孙子。

始皇亲自调教出来的刘谌显然非常靠谱,所以他后来选的太孙也很靠谱。

哪怕刘谌自己没熬过儿子,最后传位给了儿子。可后头的太孙也没等太久,才过几年就继位了。

幸好,太孙没有活成正圣祖30。

大正群臣感动得涕泗横流。

始皇至于吗

大正群臣的高兴大概只持续了几代吧。

正圣祖留下的余威虽然还在,但影响力大大降低。所以后头的皇帝难免变得越发奇形怪状起来,远不如开头几位靠谱。

这个时候,他们就发现这种皇帝还不如正圣祖30呢。

要是当初正圣祖的版本能持续传承下去就好了。

公元410年,也就是正圣祖去世150年左右的时候,大正发生了一次动乱。当时的大正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不过好在有之前的励精图治,情况不是特别严重。

然而反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向关中,距离灭国也不远了。

当时的皇帝靠在关中苟两年、在蜀中苟五年,成功苟到了“大正忠臣”蹦出来救国。对方灭了叛军,迎皇帝还都。

此时插播了一段正圣祖在世时特意给后辈留下的后手秦函谷关、蜀中阳平关。

并附带始皇内心独白

「先假设后头的皇帝都是废物,再给他们留点退路。」

众人先假设是废物可还行。

刘氏子弟可恶,我们被内涵了

这都不是暗讽,直接是明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