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居然妄图修改答案, 当然是不会成功的。说书人冷酷地宣布了他回答错误,作为大汉棋圣的儿子,他应该懂得落子无悔的道理。
刘彻但是我爹那个棋圣称号的来源,和下棋也没太大关系啊
由于刘彻贡献出了正确答案, 所以一直重点关注汉武唐宗的始皇当机立断抢答, 捡漏得到了一次奖励。
系统送来了刘启的木雕和游戏资格, 以及非选择题的特殊奖励“汉景帝政治全策”。
虽然这个特殊奖励对于比刘启所在位面晚的人来说没什么用, 翻翻史书就能看到。但始皇并不是后头位面的人, 他是前头的。
所以始皇没看过这个, 他愉快地收下了“全策”,打算明天和群臣一起研究。
汉朝位面。
刘恒忍俊不禁地看向儿子刘启
“你这个称号”
刘启抬头望天, 拒绝做出任何回应。
刘邦好奇死了
“快告诉乃公,为什么这个小子外号棋圣。朕知道肯定和下棋没什么关系,快说快说。”
刘启之所以被称为“大汉棋圣”, 是因为他曾经和某个有谋反之心的诸侯王太子一起下棋。然后借口是对方出言不逊激怒了自己,自己才会一怒之下用棋盘砸死对方,并非有意害人。
刘邦6
有乃公的风范,不愧是乃公的儿孙。
后世调侃刘启做出这件事之后,应该就没人再敢和他下棋了。这样一来,他就成为了大汉实际上的棋圣。下棋从来不会输,毕竟能下嬴他的人都有生命危险。
刘启夸张了啊, 不许造谣
刘启扭头就把太子刘彻逮过来揉了一把脑袋
“看你干的好事,还把为父牵扯出来遭人笑话了。”
太子刘彻不服,分明是父皇你自己的外号先被提出来的,他只是答对了而已。
刘启不听这个,他把儿子的头发揉乱,这才心满意足地放过了对方。
舒坦了。
虽然刘启和太子刘彻受到了伤害, 但其他人通过刘彻的这个骚操作,到底还是学到了点东西。
刘秀aa刘渊学到了
刘备学算了,这个还是不学了。
刘备还是很在意自己的形象的,不想在祖宗们面前通过这种方式刷脸。
此时,刘邦和萧何的脑残粉、辽国太祖耶律阿保机也在跃跃欲试。
他对皇后说道
“我努力抢刘邦的身份,你抢萧何的。天幕没说女人不能扮演男人,应该可行。”
耶律阿保机一向崇拜刘邦,又觉得自己的皇后是女版萧何。若是他俩能成功抢到这两个身份,他必要去找客服问一问,能不能和妻子联机进入游戏,再共同打一次天下。
刘邦萧何咱就是说,你自己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对
他俩纯洁无瑕的君臣情,怎么到你们这里变夫妻了
下一题。
说书人的声音把众人拉回来,大家赶紧正襟危坐,随时准备抢答。
迷路侯是谁的外号
刘秀唰地抢到了答题权
“是高祖”
刘彻噗这个光武帝要倒大霉
虽然这次刘彻马失前蹄没能拿到答题机会,但他很快意识到了不对劲。那个迷路侯既然是“侯”,就肯定不是皇帝了,刘秀乱抢答什么呢。
而且,说高祖是“迷路侯”,高祖铁定要不高兴。
主要是高祖打过那么多次仗,谁知道他到底有没有迷路过秦末那么乱,万一真迷过一两次,那不就是在扎他心窝子
刘邦
刘邦倒是没有因为迷路侯而生气,但他因为这群儿孙一个两个都学刘彻瞎搞,现在就是一整个大无语。
“人不能,至少不应该”
不等刘邦感慨完,已经有人开启第二轮抢答,猜测迷路侯的身份了。
因为总是答错,此起彼伏的回答盖过了他的声音。刘邦觉得他们真的很吵,但是也没办法阻止。
就是生气。
终于,有人想起了李广
“是李广将军吧打匈奴的时候因为迷路没能及时和卫青汇合,最后羞愤自尽。”
景帝位面突然被剧透死因的李广
说书人点头表示答对
草原上太容易迷路了,建议李广将军回去好好学学高数。等学会了靠天上的星辰算经纬度辨认方向,就不用担心迷路了。
李广听着就不是一般人能学会的东西。
当然,这边还是不建议李将军率军出征的。根据后世学者的分析,李将军擅长守城战而非主动出击,其镇守边郡时匈奴数年不敢入侵。
汉书记载“广在郡,匈奴号曰汉飞将军,避之,数岁不入界。”
所以飞将军一开始是匈奴给李广的称号。
刘启若有所思
“既如此,那将军日后还是好好守城吧。”
守城就不用担心迷路了。
下一题,秀儿是谁的外号
这次轮到刘渊抢答
“是高祖”
刘邦麻了,这群人真的管不了,随便吧。
刘秀刘渊你脑子瓦特了答案这么明显你不知道拐个弯他刘彻都知道中途改口说是他爹
刘秀这辈子没这么无语过,他开始怀疑和刘渊一起抢名额是不是会拉低自己的档次。但是想想武帝也在抢,又觉得还好。
刘渊呵呵,那你还说高祖是迷路侯呢,你咋不也不懂中途改口好意思说朕。
此时,隔壁的武帝在干什么呢
武帝眼睛噌地就亮了
“这刘渊傻的,秀儿一看就是那个什么光武帝刘秀啊这机会不能放过,朕得赶紧抢答”
很快,刘彻成功答对了这道题,赶在刘秀本人之前拿下了刘秀的名额。
刘彻觉得自己这波赚了。
刘秀四舍五入也是开国皇帝,东汉的第一个皇帝嘛。有了他当保底,自己这一轮就可以放开来浪了。
不过秀儿这种有什么必要算成是外号这不就是正常的小名吗就像他小名彻儿重读一样。
后世人虽然你重读了彻儿,但我们还是想叫你彘儿。
秀儿这个外号来源于后世一个梗,后世人会用“你太秀了”来感慨某个人做出的操作优秀到令人震惊,或者奇葩到令人震惊。
慢慢的就衍生出了一个称呼,叫做“秀儿”,专门指代那些优秀的奇葩。不过渐渐的,大家发现刘秀也很符合这个形容,所以亲切地给他安排了这么一个外号。
刘秀那朕大概知道后世为什么觉得朕符合形容了。
但不管如何秀儿都是他的正经小名,被一群后世人追着喊小名,还是让他觉得心情复杂。
唐朝位面。
李世民之前在扒拉自己的游戏资格,因为他仿佛记起自己其实早就有了朱允炆的扮演资格。所以之前他抢答是白抢了,压根不用抢来着。
翻了半天,还真翻到了朱允炆。因为有人写过他穿成朱允炆的小说,直接给他开了对应权限。
不过很快李世民又发现,朱允炆那道题附赠了一个李景隆的身份。
这么一看他也不是白回答,好歹多个李景隆作为选择。李景隆似乎是前线战将,扮演他比扮演躲在后头的朱允炆有趣多了,还能和明太宗正面对决。
李世民满意了。
接着,他认真记下了名单里都有哪些人,打算回头挑着没有的那些再进行抢答。
结果大汉这边的题目,开始让人猜对应外号的都是谁了。这样一来,李世民就没办法提前筛选。
他困惑地看着天幕上抢来抢去。
这群汉朝皇帝也是有趣,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就说高祖。这搞得他也有点蠢蠢欲动,想掺和一脚了。
好在他及时打住了自己的危险想法。
之前已经被刘彻记了很多次仇,没有必要的话还是少去招惹对方。万一真的抢到了刘邦的游戏资格,那就糟了。
迷路侯的出现给李世民打开了思路。
皇帝的题目太容易翻车,但这不还有臣子的哪怕后头的“秀儿”看起来分不出是皇帝还是臣子,但李世民觉得问题不大。
因此在下一道题出现后,他积极抢答了。
下一题,卫皇后的嫁妆具体指的是哪几人
注此题答对一个即可获得对应的一个奖励,直到全部答对为止。
李世民先等到那波“是高祖”的行为艺术过去之后,灵机一动,迅速回答道
“卫青霍去病”
然后成功获得两个扮演名额。
李世民耶卫霍尽入我囊中
卫子夫
两位当事人
比他们三个还郁闷的是高祖刘邦。
刘邦实在是忍无可忍,见这道题的抢答机会还没用光,也准备不回答问题了,直接上去就是骂人。
“你们有完没完乃公是个屁的嫁妆好好听题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