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教育:对话文学5 张怀民你怎么这样!……(1 / 2)

七十岁, 终于有房子了,还是买的便宜的二手房

呜呜呜,我的眼泪不值钱

苏辙内心悲愤异常。

未来的我为什么会混得这么惨当上副宰相了还混得这么惨,我是不是太给宰相圈子丢人了

此时此刻, 连王安石都忍不住开始怜爱这对兄弟了。

说实话, 经济大拿王安石完全无法理解这俩兄弟是怎么把日子过成这样的。

苏轼再怎么被贬谪, 他也是当官的啊。还没有女儿,又不用赔嫁妆。他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苏辙就更离谱了,当官攒的那点家底都给女儿陪嫁出去了,宁愿买几百亩地也不买房子。不买就不买吧, 几百亩地可以坐等吃田租,倒还不错。

所以他是怎么在这么好的优势局面下, 没有扩大资产,反而沦落到卖光田地的地步

这对兄弟真的是一个赛一个的离谱。

在苏辙捞哥哥的故事里,还有个经常出现的剧情是说苏辙时常在金钱上援助哥哥。

但我们纵观史料会发现,其实二人一般都是互相援助的, 谁有钱了就支援兄弟一把。

而且统计次数之后就会发现, 没有女儿需要养的苏轼经济上更宽裕一些,所以他的援助次数反而比弟弟更多。

苏辙感动地抱住哥哥

“兄长, 以后几个侄女也要靠你了, 你比我能攒钱。”

苏轼立刻推开他

“不了不了, 从现在开始我不是你兄长了, 你找王安石去,他有钱。”

苏辙顿时翻起旧账来

“那你被抓了还喊什么以后妻儿都交给我来养我都没让你连我妻儿一起养”

苏轼有点心虚

“那不是你没下狱吗那会儿的我肯定以为我死定了, 只能拜托你了。”

塑料兄弟吵吵嚷嚷起来,连小时候谁多吃了一块糕点都能拉出来吵一吵。

不过吵架归吵架,真遇到困难那当然还是得帮。

公元1076年中秋, 苏轼写下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思念远在齐州的弟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

1082年,苏轼在黄州任职,苏辙特意赶来黄州见了哥哥一面。此时距离兄弟俩上次见面,已经过去了13年。

1097年,苏辙被贬化州,同年苏轼被贬儋州。原本远在天涯海角的兄弟俩,在苏轼这次贬谪的路途上意外相遇。

这是两人一生中最后一次见面,这一年他们一个61岁,一个59岁。

四年后,被徽宗平反的苏轼还未来得及复职便于北归途中逝世。此后苏辙独自面对官场倾轧十一年,直至死后安葬在兄长墓旁,二人才再度重逢。

徽宗位面的苏辙老泪纵横。

此时的他已然是孤零零一个人,面对奸臣蔡京的打压,他选择了避其锋芒。如今他已致仕,筑室于许州,准备闭门不出,专心治书。

天幕预言他还能再活9年,那就趁最后的时间好好整理整理自己和父兄的诗词文章,编一本“三苏文集”吧。

神宗位面。

苏辙闭上了和哥哥吵架的嘴。

不管他们怎么打打闹闹,感情都摆在那里。乍然听到自己日后要被哥哥抛下十一年,他有点难以接受。

虽然明知道自己年纪小,可能活得会比哥哥长。但,谁愿意失去自己最后的亲人呢

苏轼一看情况不好,连忙劝慰道

“你不是还有妻儿孙辈吗怎么能算一个人看开点,人总归是会死的”

“闭嘴”

苏辙恶狠狠地说道。

如今是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几年前才经历过父丧,苏辙现在一点都不想听他哥胡说八道。

三十岁的人了,还什么话都敢乱说,怪不得以后得罪那么多人。

新党得罪了,旧党又得罪了。敢情整个朝堂分三个党派,他苏轼是单独一党。

苏轼

来自弟弟的吐槽,最为扎心。

看他这样苏辙就来气,但是气了也是白生气。这家伙就这个性格,这辈子改不了了。

算了,捞哥哥就捞吧,谁让他宠他哥呢。

苏辙沉着脸推开他哥

“这次先不和你计较了,以后管住嘴。”

苏轼

感觉作为兄长的威严地位不保,不行,他得说点什么维护尊严。

然后被他弟弟粗暴打断

“手也给我管住了,不许乱写诗词得罪人。”

苏轼张嘴就要反驳。

又又又一次被弟弟打断

“除非你想像天幕说的那样,以后咱们兄弟俩十年见一次面,多见两次就天人永隔。”

苏轼不说话了。

虽然发表自己的政见观点很重要,但弟弟也很重要。而且乌台诗案的后果确实太严重,他也无法保证再来一次他就能留下一条命来。

未来的他决定把妻儿丢给弟弟养是无奈之举,现在知道弟弟以后压力那么大,他也不忍心再冒险。

算了,大不了他以后就在心里骂,不写下来。就算要写,也得藏藏好,或者等那群人死了再写。

只要他努力多活几年,总能活过那群构陷他的小人,到时候就可以随便写文章骂他们了。

最后,以苏轼在狱中写给弟弟的一句诗作为这个故事的结尾[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祝愿两位日后幸福安泰,年年岁岁长相聚。2

苏轼苏辙齐声道“多谢”

苏辙借口更衣,回房悄悄把这句诗写了下来,晾干墨汁后夹在了自己最爱的诗集里。

回来的时候,天幕上已经开始讲述下一个故事了。

兄长的表情看起来有点奇怪。

苏辙之前把音量调小了,没注意天幕在说什么,见状疑惑地问道

“怎么了天幕在说什么”

苏轼一脸生无可恋

“在说我和张怀民的事情。”

张怀民是谁

苏辙一脸茫然,很快又回过味来,应该是兄长日后认识的友人。

天幕中之前悲伤的气氛已经转变了,变成了欢快。这一点从巳蛇老师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就能看得出来,这家伙明显不打算说什么好事。

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当时张怀民也被贬黄州。

不知道二人是因为同病相怜很快成为了好友,还是之前就认识,这一点史书上没有准确记载。

张怀民这个人性情豁达,心胸宽广,深受苏家兄弟二人的赞誉。苏辙在前往黄州和哥哥相聚时,三人一同游览黄州美景。

苏辙曾写下黄州快哉亭记,其中就有夸赞张怀民的词句,说他虽然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一点也不自怨自艾,是个品格清高的人。

苏轼也曾经在文章中提到过张怀民,就是你们的必背考点中那篇记承天寺夜游。

第四个故事,就和这篇文章有关。

苏辙顿时来了兴致

“这位张兄听着是个正经人,怎么会和兄长发生故事”

苏轼你是不是在骂我不正经

这个弟弟不能要了。

下面让我们先看一段小动画,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

记承天寺夜游的原文被贴在了旁边,供众人对比。文章中写苏轼某日夜晚见月色正好,便跑去找张怀民一起欣赏夜景。

天幕上,巳蛇老师正在文件夹里翻找动画,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打开的时候还卡顿了一下,转了一会儿的圆圈才成功开始播放,非常还原破学校的破烂电脑到底有多卡。

动画开场是一个q版的苏轼,大晚上不睡觉往外跑。

哒哒哒跑到张怀民家门口之后,他开始砰砰砰的拍门,边拍边喊

“怀民张怀民张怀民你睡了吗”

屋子里,睡的正香的q版张怀民捂住耳朵,换了个姿势继续睡。

眼见拍门没有用苏轼又跑去拍窗户,依然是砰砰砰,动静极大

“张怀民起来看月亮今晚的月亮特别亮”

张怀民不堪其扰,用被子把自己裹紧。

奈何苏轼锲而不舍,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全方位发动噪音。张怀民耳边于是充斥着这种喊他名字的声音,终于受不了了,被迫从床上起来。

“干什么”

苏轼兴奋地拉着他

“走走走,看夜景去,今天月亮真好看”

张怀民硬了,拳头硬了。

动画的最后,是q版苏轼高高兴兴地回家,在纸上写下几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