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你冷静一点,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但是汉武故事的作者到底谁,这一点在下也不知道,你生气也没用。
突然被点名的刘彻
刘彻很怀疑,说书人到底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汉武故事的真正作者
虽然猜到了汉武帝会很生气,没想到居然这么生气,生气到被说书人直接点名的程度。
那么为了自己的九族安全,还是老老实实别署名吧。化名笔名之类的也不能标,万一被人顺藤摸瓜抓出来了怎么办
现在所有位面都能看到天幕,不仅是汉武帝会抓他,甚至有可能汉武帝的后代也会锲而不舍地追查他的消息。
老祖宗都亲自发话了,这些后人为了所谓的孝道也不可能放任不管啊
作者不由得庆幸起来。
还好他从一开始就没敢标姓名,否则哪怕后世作者信息失传了,同时期的人也会知道是他。
那头刘彻还想追问什么,但是说书人已经转移了话题,没给他机会提问。
由于龙猪凤说起来不如龙凤猪顺口,所以最后流传比较广的说法就是龙凤猪了。这个排名不代表皇帝的个人功绩,排名不分先后。
刘彻又遭受到了一次暴击
凭什么凭什么朕要为了所谓的顺口被放到第三去
可恶
始皇朕觉得挺好,反正朕的称号好听。
李世民朕也觉得挺好,朕的称号也好听。
刘彻脏话脏话脏话
关于这三位帝王,后世还有一位伟人还曾写过一首词,其中提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1
所以后世喜欢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合在一起提,也就是始皇、刘彻、李世民和赵匡胤。
始皇刘彻
谁略输文采了
李世民赵匡胤
凭什么说朕稍逊风骚
成吉思汗
这是不是骂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还有,为什么他不配和前面四个一起提
不过细数皇帝功绩的时候,宋祖一般会被丢出去,认为是为了顺口才加在词里的,并更正说法为“秦皇汉武唐宗明祖”。
赵匡胤这还带剔除的朕的功绩怎么就不行了
赵匡胤好气啊。
啊对了,明祖指的是两个人,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永乐此处为化名。
朱棣嘴角一抽。
这个朱永乐不会是他吧他年号就叫永乐,天幕又说这是化名,都对上了啊
说书人还是偏心他的,好歹没直接告诉他爹,最后是他朱老四当了皇帝。
但问题是哪个小兔崽子给老子改的庙号老子不是明太宗嘛
朱棣杀气腾腾地看向胖儿子朱高炽,想了想觉得这个儿子没那么不孝。
再看向其他儿子,算了,没一个有本事的,抢不了老大的皇位。
那就是后头的儿孙了。
可恶后头的儿孙他管不到
被夸赞功绩的快乐和被剧透改了庙号的气愤合在一起,朱棣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
隔壁朱元璋也同样心情复杂。
刚刚听到前半段的时候他还笑呢,到了后半段就笑不出来了。
朱永乐还明成祖他爷爷的,这家伙到底是谁哪个儿子生的
永这个字号,他记得是他给老二秦王家定的字辈,还是第18个字辈。可是天幕又说是化名,所以应该本名不叫这个。
秦王朱樉瑟瑟发抖地躲到大哥朱标的身后,寻求安全感。
朱元璋冷哼一声,倒没追究。
他不抱希望地问太子
“标儿啊,你说那个明成祖,会不会不是咱大明的皇帝”
朱标“您说呢”
明朝搭配朱姓,还能有第二个可能爹,别自欺欺人了,那明显就是他们老朱家的儿孙
庙号里带个祖,说明有人篡位。不知道是外人篡位、那小子拨乱反正,还是那小子自己篡的位。
朱元璋烦恼地抓了抓头发。
朱标劝道
“后世的事情,现在着急也于事无补。”
朱元璋不高兴地拉着个脸,半晌忽然想起一件事
“之前天幕是不是点名过一个叫朱厚熜的小子咱记得厚是老四家的字辈吧朱永乐莫非是朱厚熜的祖宗”
站在旁边的年轻朱棣危
朱棣赶紧上前表忠心“爹,我和我儿孙都不可能抢皇位的,那可是属于大哥和我雄英侄儿的东西,您信我”
朱元璋踹他一脚
“还用你说”
他又不是傻子,这都看不出来
朱标赶紧护着弟弟
“约莫是有旁人造反,是儿子的后代没用,还得靠四弟的后人拨乱反正。”
朱元璋不爱听这话,凭什么就是老四的后人力挽狂澜了
但他最终也没说什么,冷着脸揭过此事。
反正日子还长,他迟早能知道到底是谁胆敢造反。
那么第一个节目就彻底结束,接下来暂停休息五分钟,五分钟后精彩继续。
啊,这就休息了怎么不详细解释解释刚才那个略输文采和稍逊风骚啊
大家失望不已。
转而又开始思考五分钟是多久,这个计时单位没听过。
刚想询问,就见天幕中出现一个三百十秒的倒计时。刚开始是汉字的三百,然后跳到了二百九十九。
原来是倒数三百个数啊,懂了。那一分钟就是六十个数了。
说书人消失在天目前,休息时间,天幕放起了歌。
大家一听,还挺耳熟的。仔细想了想,好像是之前那个电视剧片段的背景音乐。
“夜深深梦缠绵人沉醉”之类的歌词颇有存在感,但刘彻今晚受得刺激有点多,这点小阵仗已经打击不到他了。
他气得原地转圈圈,看得众人眼晕。
“陛下还好吧”
“感觉不太好的样子”
“唉,气大伤身啊”
“要不然,你去劝一劝”
“”
一说这个大家都没声了,齐齐用眼神示意卫大将军。
大将军,靠你了
卫青
卫青觉得这种时候他还是别上了,免得又被编排什么绯闻。
于是卫青假装什么都看见,安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装不存在。
群臣叹息,现在连卫将军都靠不住了啊
汉景帝时期。
少年刘彻从群臣口中知道了“龙凤猪”事件的始末,并对对刚刚那款节目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他倒要听听看,节目里还说了他什么不好的话。
总不可能就给他起了个猪猪的外号吧他反正是不信的。
群臣很头疼。
说吧,不太好,不说吧,更不好。
唉,还是说吧。
不说要被太子打击报复,说了之后太子再生气也气不到他们头上来,有本事去报复说书人啊。
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太子殿下未来的风流韵事真的假的全部抖落了个干净。
刘彻
刘彻人都听傻了,他完全无法接受
“你们说的都是真的”
不要以为他看不到八卦轶事这个节目的内容,就可以随便编瞎话糊弄他
刘启眼睁睁看着儿子自己找罪受,忍俊不禁
“是真的。彘儿啊,你以后还是收敛些吧,风流韵事太多了也不好。”
人家堂堂两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给他儿子一带累都成什么样了。唉,真是造孽。
刘彻立刻警觉
“父皇,你刚刚喊儿臣什么”
刘启望天
“那个刘彘的小名太好记了,一不小心就喊顺了嘴。”
是一不小心就把心里调侃他的称呼喊出来了吧
刘彻木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