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娱乐:八卦轶事5 刘彻和他的男人女人……(1 / 2)

汉高祖时期。

“汉武帝刘彻”

刘邦竖起耳朵,感觉这个应该是他老刘家的种。

萧何欲言又止。

刘邦睨他

“想说什么就说吧,乃公承受得住。”

萧何“男人和女人都讲过了,接下来”

刘邦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淦”

这什么丢人现眼的儿孙你喜欢男人直接养男宠啊,和太监亲亲我我算个什么事

咱老刘家不介意你男女通吃,反正你祖宗我也有男宠。但是,太监不行

张良轻咳一声

“陛下勿扰,这些应当都是后世编撰的,您想想始皇和太宗。”

两位都因为和朝臣关系亲密,被人拿出来浮想联翩。照这么看,或许那位汉武帝也只是和太监举止稍微亲密了一些。

刘邦摇头叹息,他不是没想到这一点,但他还是觉得丢人。和谁举止暧昧不好和太监,真是拎不清。

汉景帝时期。

刘启看着身边俊秀的少年太子,神情十分忧虑。

正好十四岁卡在节目底线上不能看八卦栏目的刘彻疑惑回头。

“父皇”

刘启摇摇头

“无事。彻儿,你且继续看那三国演义,看看我汉家江山到底是怎么没的。”

因为儿子年龄不够,刘启便干脆安排他去看看其他的剧集。没想到随便一翻,就发现里头的三国演义正是演的汉朝末年之事。

哪怕其中有大量杜撰的成分,也能看出不少问题来。而且剧中也提到了一些西汉时期的事迹,同样可以记录下来,慢慢研究。

刘启想着,亲近宦官问题不大,现在看演义更要紧一些。等到节目结束,再提点儿子不迟。

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刘彻和他的男人女人们。

刘彻

“噗。”

也不知道是谁没忍住,发出了非常轻微的喷笑声。刘彻阴沉地看过去,没找到笑出来的那人。

可恶,朕与说书人不共戴天

说起刘彻啊

“等会儿。”

刘彻非常不满

“别人的开场都有两段描述,凭什么到了朕就没有了就那个他怎么怎么样,她们怎么怎么样的开场白。”

卫青万分无奈

“陛下,这个就不必争了吧”

没有这种一看就很扯的开场不是挺好的吗

刘彻“朕可以不要,但它不能不给”

别人都有就他没有,这不就显得他很没面子嘛。

卫青我就多余搭理他。

事实证明,刘彻再怎么抗议也并不会得到天幕的回应,说书人依然在自顾自往下讲。

说起刘彻啊,就不得不提他的一句名言“吾可三日不食,但不可一日无妇。”意思就是他宁愿三天不吃饭,也不能忍受没有美女在怀。1

但是你以为他只喜欢女人吗不是的,他还有很多著名的男宠。

下面,我们先讲几个著名的女子。她们的故事七分真三分假,不过不重要,反正后世人都觉得是真的,刘彻本人的意见无人在意。

刘彻

刘彻创造了三个成语典故,这个三个典故都和女人有关。第一个,也是最出名的一个,就是“金屋藏娇”。

刘彻草,什么东西

这个金屋是他理解的那个金屋吗那娇是指的哪个人,还是泛指漂亮的姑娘

刘彻几乎是下意识想到了自己的第一任皇后,毕竟对方名字里带了“娇”字。

根据汉武故事一书的记载,刘彻六岁时他的姑姑馆陶公主见他直盯着周围的美貌宫女看,于是问他要不要从中挑一个日后给他做妻子。

刘彻不,朕六岁的时候没有这么好色

刘彻拒绝了。

刘彻哼,朕就知道。

然后馆陶公主又问他,自己的女儿阿娇如何。刘彻答“若得阿娇作妇,当金屋贮之也。”

金屋藏娇,由此而来。

刘彻

刘彻忍不住回忆了一下自己六岁的时候有没有说过这种话,但是想不起来。

开什么玩笑,正常人谁记得六岁时候的事情除非印象非常深刻,不然大部分都忘干净了。

刘彻便问起居郎

“有这段吗”

起居郎无语半晌,才硬着头皮提醒

“起居注是从您登基才开始记的”

意思就是你当皇子时候说过什么起居注里没有,想知道自己去问馆陶公主去。

刘彻当然不会去问,他觉得自己应该就没有说过了。他要是真说过这话,以他姑姑嚣张的性格,必然会拿出来调侃他,甚至要求他兑现承诺的。

馆陶公主十分感动,于是决定帮助刘彻登基。多年后,十六岁的刘彻继位,果真立了表妹阿娇为皇后。

但刘彻是一个心中装了万千少男少女的男人,他怎么可能为一个陈阿娇而停留最终,他还是辜负了阿娇,辜负了他们之间的情谊。

元光五年,阿娇被废,幽居于长门宫。

景帝时期。

已经和王娡母子结成联盟,就等大外甥登基的馆陶公主

刘彻你个负心薄幸过河拆桥的混账东西

刘启再一次侧目看向自家太子。

太子刘彻皱眉

“父皇您又怎么了”

刘启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刘彻

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父皇今天都什么毛病

“没什么。”

刘启觉得自己应该相信儿子。

他姐姐馆陶一向嚣张跋扈,彻儿应该不会单纯因为个人喜好废立皇后。毕竟陈阿娇背后的势力不小,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废的。

刘启眉头微皱,大致猜到了真相。

看来得想法子杀杀阿姐的气焰了,过于嚣张只会害人害己。

在此,需要声明一点,金屋藏娇这个故事是后世人编撰的,没有史料证明其真实性。武帝故事这本书错漏很多,应该和话本是差不多的性质。

但是,陈阿娇被废这件事是真的。虽然和负心薄幸没什么关系,纯粹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刘彻摊手不然呢

后人不会真以为朕是会个为情昏聩的渣男吧

要不是阿娇多年无子又弄巫蛊之术害人,他也不能那么顺利地把人废掉。

还有她和她娘的嚣张跋扈,刘彻是真的受够了。没有皇帝能够容忍有人天天仗着从龙之功四处蹦跶,但馆陶公主偏偏就爱这么干。

第二个典故,“倾国倾城”。

先前才被科普过倾国倾城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的先秦众人哦豁,是那个北方佳人吗

写下倾国倾城这首歌的人叫李延年,他的妹妹十分美貌,此歌就是为她而作。凭借这首歌,李氏果然得到了刘彻的关注,成功入宫封为夫人。

可惜天不假年,李夫人在产下一子之后便病逝了。刘彻十分心痛,令其以皇后之礼安葬,还将她的画像挂在甘泉宫中睹物思人。

不过睹物思人也不影响他刘彻“不可一日无妇”就是了。

刘彻不满,难道他堂堂皇帝还要为了一个女人守身如玉不成

而且他让李夫人以皇后之礼下葬是因为人家给他生了个儿子,和受不受宠没关系。要说真爱,对不起,他刘彻没有这个玩意儿。

不过说起李夫人,也幸好对方已经去世了。不然每次看到她都要想起被后人改得面目全非的秦王侵城曲,刘彻真的会萎。

满朝文武不动声色地吃着茶点看着戏,心里直呼这次没白来。

对不起,但是看陛下无能狂怒真的很有趣。

最后一个典故呢,则是“尹邢避面”,比较生僻,很多人都没听说过。

这个典故说的是刘彻有两个宠妃,一个姓尹一个姓邢,两个人喜欢争风吃醋闹矛盾。刘彻嫌她们闹腾,就下令不许二人再见面。

后来尹夫人自恃美貌,非要和邢夫人比一比到底谁更有美丽。刘彻满足了她,让两人再次见面。结果尹夫人自觉不敌,自惭形秽下主动选择了避让。

说道这一段,刘彻可就不生气了。

他不仅不生气,还很得意。

“是朕英明神武,让她们两个不再碰面。你们看,这不就成果斐然吗尹夫人都学会自我反省了。”

群臣啊对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