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第 58 章 开单(2 / 2)

“行。”

席策远拿着本子和笔,按照他们先前的反馈问具体情况。

半小时后。

“除了震动,还有其他具体表现吗”

张卫东说的口干舌燥,“有,这机器现在又坏了,要不你们过来一趟自己看。”

“好。”席策远留了个他们厂的地址,随即挂断电话。

舒然离得近,听到他们的对话,问“你要过去吗”

席策远盖上笔帽,“嗯,想去看看,你中午跟你哥一块吃。”

“你等一下。”舒然走过去问钱洁,能不能过去看看机器。

钱洁“这种情况最好跟业务员一块去,不过张辉去印刷厂了,要不你打电话问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好。”舒然找出印刷厂的电话,张辉还在厂里,接过电话听完舒然说完,回道

“我今天没时间了,要是急的话,你拿上我桌上的贴着袜子厂标签的文件夹跟他一块过去。”

挂完电话,舒然拿上出厂的外勤单,跟席策远下楼拿工具。

听到席策远要去看试验的机器,廖国栋的鹰眼打量了他一会,“那你去吧。”

席策远骑车带舒然去江对面的东山袜子厂。

为了节省时间,两人带着自行车上了轮渡。

因着不是上下班的点,轮渡上的人流不算多,靠窗的位置空了出来,他们坐了二十多分钟到达江对面的码头。

从码头下来,舒然好奇的看着这边的街景。

通过灰扑扑有些杂乱的街道可以明显看出来,这边没有他们那边发展的好。

一路走过去,沿途的店面比较少,四周还都是街道工厂,几乎看不到大型的国营厂,更别说大的家属院和配套成熟的基础商业设施。

席策远在对应的东山街道停下,看了眼四周,没看到袜子厂在哪。

舒然拉拉他的衣服说“我想下来走走。”

两人并肩走了一会,遇见一个两手插兜,行色匆匆的男人,舒然叫住他,问“这位同志,东山袜子厂在前面吗”

男人抬头,他前额的头发很长,几乎遮盖住眼睛,他的目光在席策远脸上停留了一会,很快又移开视线。

他没有开口,点点头,侧身给他们指了个方向,然后匆匆离开。

席策远扭头看着他的背影,似乎在回想什么。

舒然见他不走,问“怎么了”

“他像我跟你哥的一个同学。”

“谁啊”舒然随口问道。

“马义。”

话音刚落,舒然还来不及惊讶,拐角冲上来几个带着红袖章的人,“刚才有没有看见一个奇怪的人从这过去”

这些人带着红袖章的恶人刚才接到举报,说有人在投机倒把,他们一过来,那男人就溜走了,连个影子都没看见,好在附近路不多,他们一路追到这里。

舒然点头,给他们指了马义离开的相反方向。

他们本要拔腿去追,其中一人叫停,眯眼看向席策远问“你们俩什么关系,从哪来的”

两人默契掏出工作证,“国营厂的,来袜子厂看机器。”

舒然还跟他问了路,“请问东山袜子厂在里面吗我们一直找不到这个地方。”

问话的人狐疑的查看完工作证,让其他人去追,他领他们过去。

见状,席策远舒然也没拒绝,跟着他来到东山袜子厂。

张卫东见自己随口一句话,国营厂真来人了,忙带着他们去看机器。

而跟过来的人见确有其事,也放下多疑离开。

他走后,舒然默默松了口气,转头对上一个车间搬料工的目光。

搬料工穿着灰扑扑的工服,脖子上挂了个毛巾,脸上沾了几簇像柳絮一样的白绒毛,略长的头发中分在两侧。

他先是看了眼舒然,然后再看向不远处带着红袖章的人离开背影,表情很是淡定,半点看不出刚才经历了被追赶的匆忙。

直到旁边有人叫他,“马义。”

他搬着两大袋棉袜径直从舒然旁边穿过,留下一句细微到忽略不计的谢谢。

短短几个照面,舒然就觉得这个马义是个胆大心细的人,怪不得关蓉蓉会特意提到他。

回到席策远旁边,舒然见他神情专注,也没打扰他。

两人一上午的时间,全部耗在袜子厂里。

张卫东见席策远态度认真,工作负责,不仅把机器修好了,还指正了几点他们使用机器时的几个误区。

看到机器的生产效率稳定提升,张卫东对他越发的满意,说什么都要让两人留下吃完午饭再走。

席策远婉拒几番,他知道这种街道小厂跟国营大厂不太一样,食堂会给一些领导单独开一桌,便不想留下吃饭,带着舒然骑车离开。

走时,张卫东将他们两个送到门口,“席同志,你放心,下次机器要是有什么问题,我们肯定会详细记录的。”

对于他们这种小厂,生产效率一向是优先的。

“谢谢,你这边费心了。”

张卫东跟席策远说完,又问舒然“上次来的张同志说,我们这种优先适用机器的小厂,如果订购这种机器,可以便宜两成是吗”

舒然不知道张辉是怎么跟她说的,也不好轻易回答,她既不点头,也不摇头。只微笑答道“以他的话为准,你之后可以跟他详谈。”

“好,你们路上慢点啊。”

回去的路上,舒然小声跟席策远说“今天咱们遇到的那个人,我后面又在袜子厂里看到他了,他还跟我说了谢谢。

厂里的人好像叫他马义,是你同学吗”

席策远点点头,“应该是。”

“之前你们同学聚会的时候,我听他们说,你们是同一批进厂的,他进厂第一年就被推荐去工农兵大学了,为什么又回来了呢”

舒然问完,才想起席策远可能不知道这件事。

没想到席策远回答了她,“他去读书后,家里人嘴上比较随意,可能说了些不该说的话。”

舒然知道这代表什么,没在这个话题上再说下去。

过了几天,张辉喜滋滋的将一份机器订购合同放到舒然面前,“你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