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佑肃立在一旁,听着他的话才行礼退下。
第二日的早朝,果然有人上书让二皇子当亚献。
林阁老眼巴巴地看着杨庭,杨庭提也不提昨日的话,轻描淡写地将手中一册蓝色书籍丢在阶下,“来来来,你们都给朕看看。”
杨佑眼皮一跳,总觉得那书有些眼熟。
再看杨倜,他明显知道书里是什么,只是不晓得为何杨庭要现在拿出来,他本来意气风发地等着杨庭的任命,此刻却有些迟疑。
林阁老先捡起书,只粗略翻了一眼,便面如土色。
杨庭冷冷地下令道:“传下去给他们看看。”
林阁老颤颤悠悠地将书传给下一位官员。
杨庭冷笑道:“老二文才武略堪比当世秦王,那朕是不是还要尽早退位,让秦王一展宏图啊?!”
他猛地将桌上的笔墨纸砚全部掀翻在地。
杨倜如同不久前的太子一样,脸色苍白地跪在大殿中。
书再不断地传递,意义已经不大,大家都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杨佑终于看清了书名——《式古堂集》。
朝臣的关注点全在皇帝、二皇子和林阁老三人之间打转。
崔珏别有深意地看了看杨佑,右边嘴角轻微上挑,露出一个转瞬消失的微笑。
杨佑把眼光转向杨休。
杨休宽大的衣摆垂落在地,沉默地站着,正好也把目光转向杨佑。
杨休倒毫不在意这是严肃的朝堂,眼角下压,直接给了杨佑一个眉眼弯弯的明朗笑容。
杨休管着太监和东厂,也就是管着皇帝的眼睛和耳朵。
那天在二皇子的绿园中,崔珏没有听错,窗外真的有人……
“还当亚献?亚献哪里够得上秦王的身份?”杨庭怒斥道,他脸色发红,额头青筋暴起,“朕看这中秋祭典朕也不用去了,你替朕去吧。”
杨倜赶紧磕头,“儿臣不敢!”
“你还有什么不敢的!”杨庭火冒三丈地指着他。
“儿臣自知言行有失,自请降爵惩罚。”
都到了这个份上,杨倜也不想着当什么劳什子亚献了,先保住自己要紧,他书上的内容,往轻了说是妄议朝政,往重了说那就是赤裸裸的反诗。
杨佑仔细看着杨仕,他这位四哥先是一怔,接着的神色变化可就有趣了,他始终保持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不过杨庭并不想对杨倜怎么样,只是让他辞去了朝中官位,回去闭门思过,林阁老跟着去掉了几个虚职。
有趣的是,明明只是用着各种理由强行暂留京城的广武王,得到了一份田地文书,杨庭正式赐给了他一座王府,特意准许四皇子每年能上京待一段时间。
借此机会,皇帝提出让七皇子杨伦当亚献。
杨仕这回也不敢插嘴了,他已经得到了一些甜头,那就是杨庭对他的信号,让他不要阻碍自己的安排。
今日杨庭雷利风行一番,谁知他还有没有后招?万一惹他不高兴,再来点证据,可就得不偿失了。
亚献说到底也就是个名头,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对于还没到一定地位的人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下朝后,杨佑看着杨休的背影,迫不及待地想追上去问他,却被人拉住了手。
“王爷……”
商洛拉住杨佑,问道:“你今日可看出了什么来?依你来看,咱们这位究竟中意谁呢?”
从前杨佑只认为杨庭是个软弱窝囊被权臣操纵的傀儡皇帝,现在,他只觉得会这样看皇帝的自己是个大蠢驴。
他终于看清了杨庭的手段,杨庭心机胆略均不如人,他只通过一种东西统御臣下——制衡。
钱太师扶持他上位,独断专行,他便放任各皇子的势力发展。钱太师失势,下一个具有独断权力的林阁老也被他收拾了一番。
如果谁强就彻底收拾谁,那不叫制衡,只会制造下一个权臣。
最合理的办法,是每个人势均力敌,每个人都包含希望。
惩罚二皇子,削弱林阁老的势力,让四皇子来钳制二皇子,一文一武,互相掣肘。又加上掌管东厂的杨休,时不时被提点的杨伦。
四个人,互相防备,互相争斗,最后没有一方能威胁到他。
“父皇不中意任何一个人。”杨佑回答道:“除非到了最后的时刻,否则他不会选定任何人。”
那自己被安排到太常寺,是否也是杨庭的别有用心?难道杨庭对太常寺诸人一清二楚?
杨佑不禁疑惑了。
商洛拍着杨佑肩膀,嘿嘿一笑,“到底还是你聪明,争来抢去的有什么意思呢?该给你安排的,皇上自有安排,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到了。”